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LPR“降息”的预期内与预期外
http://www.CRNTT.com   2020-02-22 09:06:26


  中评社北京2月22日电/有了逆回购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调“打头阵”,2月20日最新出炉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结果如期下行。这是自去年LPR改革以来,1年期LPR的第四次下调,且本次下调幅度扩大;5年期以上LPR则是改革后的第二次下调,降幅与此前一致。

  昨日LPR“降息”已是预料之中,市场关注重点不是LPR“降息”本身,而是5年期以上LPR会降多少。LPR改革以来,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并非同频调降。前者下降次数和总体降幅均超过后者,两者之间的利差自去年9月20日以来一直稳定在65个基点。此前有分析人士预计,本次两个品种的利率均会下调10个基点,但最终只下调5个基点的5年期以上LPR报价结果低于预期。

  对于为何5年期以上LPR“降息”幅度不及预期,有观点认为因为银行负债端成本刚性难下,阻碍了贷款端利率的进一步下行,因此呼吁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另一种观点则认为,5年期以上LPR只小幅调降5个基点,体现出在降低企业中长期贷款成本和避免向房地产市场释放过强宽松信号之间的权衡。

  针对前一种说法,自LPR改革以来,银行贷款利率固然下降明显,降幅超过LPR降幅,但银行负债端成本因存款利率刚性易上难下,这种非对称降息侵蚀银行的利差,成为阻碍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的一大原因。不过,这种局面并非意味着存款基准利率下行是一个急迫到不得不做的事情。

  存款基准利率关系着更广大企业居民的经济利益,在我国利率体系中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某种意义上讲,自LPR改革后逐渐替代贷款基准利率,目前仍保留的存款基准利率所代表的货币政策导向意义比LPR更鲜明。一旦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其所释放的政策宽松信号要强于LPR“降息”。同时,鉴于当前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以及疫情对今年经济的影响尚难定论,短期内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时机并不成熟。

  推动贷款利率的进一步下降不是单单依靠银行负债端成本的降低,这实质上仍是一种“躺着赚钱”的利差保护传统模式;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的手段,提高银行精细化定价和风控能力,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形下限,告别“垒大户”的粗放式发展等,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银行自身业务转型的双赢。

  至于后一种说法,更合乎情理。5年期以上LPR多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定价基准,一方面,5年期以上LPR“降息”利于降低企业中长期贷款成本,这与鼓励银行加大中长期制造业贷款投放和基建稳投资的政策导向相符;另一方面,存量房贷利率因一年只可调整一次,本次LPR下调实际上只对下月起新发放房贷有一定影响,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整体有限。

  央行2月19日发布的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承认了疫情对经济短期的下行压力,提出货币政策要增强主动性,继续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可以预见,降成本依然是今年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货币政策边际宽松仍有空间。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孙璐璐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