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强化政策应对 缓解制造业压力
http://www.CRNTT.com   2020-03-09 08:25:40


  中评社北京3月9日电/2019年以来,制造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叠加此次疫情影响,增长压力更加凸显。预计当前疫情短期内将对制造业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企业开工复工推迟,导致生产增速放缓,企业成本负担较重;二是市场需求增速或趋降,订单减少、物流阻隔等对工业生产都存在一定影响,从而对我国制造业生产和销售带来冲击。

  总的来看,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仍将受经济周期及结构变化的影响。从经济周期看,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逆全球化阶段,中国经济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结构转型阶段。不可否认,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不容低估,尤其是中小企业现金流进一步趋紧,加上预计缺乏新增订单等因素均会影响资本投资意愿。然而,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阶段性的,对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都不会产生长期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将是未来的主攻方向,提升产业链水平、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态势不会改变。

  从区域角度看,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生产设备并不算很多,三大产业集群中的电子信息、医药产业链受冲击相对较小,这是因为电子制造、医药等行业对时间敏感度不高。而且受疫情影响,不少医药企业提前复工,加速抗病毒产品投放。不过,本次疫情对汽车产销影响较大。随着疫情得到不断控制,预计二、三季度制造业将不断回暖,前期由于开工复工迟滞所积累的市场需求将集中释放,生产、投资与消费加快增长,带动经济回升。综合来看,疫情对湖北省制造业影响总体可控。

  此外,由于疫情防控涉及到人员隔离,部分劳动密集型传统企业受较大影响。在一、二线城市,企业将加大机器对人的替代,一批无人工厂、无人车间会不断涌现,可以缓解人工短缺,应对疫情期间生产工作。长远看,随着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VR等新技术的更广泛应用,将倒逼制造业运转效率提升。预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对经济发展快速“补位”。

  综上所述,疫情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是暂时的。立足长远,政府需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一是强化短期政策应对,注重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就业政策等方面的协调联动,继续减免制造业税费,合理分担企业疫情期间产生的用工、房租、利息等成本支出;密切关注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在疫情结束后尽快有序复工复产。二是深入推进“双创”,完善资源开放共享新环境。加大在基础研究以及产业升级共性薄弱环节的公共投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培育、激励、保护企业家精神;开展“制造业+互联网+金融”试点,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采用分布式架构加快推进信息互联互通,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创造开放共享的良好环境。

  制造企业需加快数字转型步伐,开启自身发展第二曲线。一方面,立足于顶端设计,结合企业产品设计能力、渠道终端覆盖力以及未来的产业互联发展方向,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另一方面,通过成熟业务来沉淀企业的数字化能力,让业务和技术相互融合,不断深挖数据价值,让企业的运营更加快速、高效。此外,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创新工作,唯有构建覆盖工业技术、平台架构、新兴技术、管理、市场等专业完备的顶尖人才团队,企业才能更全面、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的规律,探索出务实有效的可行路径。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郭晓蓓、刘昊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