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5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政府工作报告缘何广受好评?起草人来解惑
http://www.CRNTT.com   2019-03-05 14:55:05


吹风会现场(中评社 徐梦溪摄)
  中评社北京3月5日电(中评社报道组)5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吹风会,特别邀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黄守宏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之所以受到各界的好评,至少有两个原因:
  
  首先,《政府工作报告》是“上接天线”。大家都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全国人民奋勇前进、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实践中越来越显出伟大的真理光芒。所谓“上接天线”,就是《报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战略部署,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对《政府工作报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进行审议,提出了很多明确的指导意见,为我们做好《报告》起草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是在李克强总理亲自主持下进行的,李克强总理先后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进行审议讨论,还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对一些政策措施进行研究。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对《报告》的起草工作也给予了具体指导和帮助。
  
  第二,这个《报告》“下接地气”。所谓“下接地气”,可以说这是集众智、汇众力的一个报告。《报告》最大限度地反映了社会各方的期待,也凝聚了各方的共识。在《报告》起草过程中,李克强总理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也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基层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起草组也通过多种渠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听取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大体上有四类:
  
  一是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在《报告》起草之初,各地区、各部门都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在这些意见和建议中,很多跟网民和社会公众的期待和要求是高度吻合的;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的政策,跟网民和社会公众的意见也是高度吻合的。《报告》形成之后,印发到各省区市、中央党政军群部门、部分重点国有企业征求意见,大体上发出去4000多份,起草组从中整理梳理出1200多条意见。

  二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网民的意见和建议。最近这几年网络建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今年我们继续对很多网站、新媒体、微博、论坛上网民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收集和整理。特别是今年中国政府网又联合20家网络媒体平台,第五次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截止到昨天共收到了33万多条建言。在20个话题分类中,建言数量的前五名,第一是经济政策,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各个方面;第二位是营商环境;第三位是办事服务;第四位是教育;第五位是社会保障。中国政府网经过逐条梳理,精选出有代表性的700多条建言,其中每一条都涵盖很多网友的建言。值得高兴的是,这次活动之中,国际网友的建言数量也在明显增加。

  三是有关方面转来的意见和建议。很多部门、单位、企业和有关机构,包括一些新闻媒体,也都转来很多他们了解到的各界意见和建议。比如国家信访局把在信访工作中收集到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分了很多期转给我们参考。

  四是起草组直接听取意见。起草组在起草之前,多次召开座谈会,多次到基层调研,直接听取意见。我们起草组听取意见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起草这一类文稿,除了要听取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之外,在表述上也要真正地接地气。只有多跟老百姓、多跟企业和群众了解,听听他们怎么讲,才能找到这种感觉,在起草过程之中体现出来。国务院研究室作为报告起草牵头单位,继续会同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开展了外国专家建言座谈会,来自多个国家的11名知名国际专家参加会议,提出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黄守宏指出,关于过去一年的成绩和工作,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做了阐述。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都较好完成,对此昨天有关媒体已经进行了报道。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36项硬指标,有的达标完成,有的超额完成。回顾过去一年,包括在座的很多记者朋友都是一起走过来的,对于很多方面的经历都深有感触,用一句诗词来讲,就是“看似寻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因为大家都知道,去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少见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经济运行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外部输入性因素的影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的决策遇到很多两难多难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能够取得去年的发展成就,确实来之不易。这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具有驾驭复杂局面的高超能力,具有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坚定决心,在分析判断形势、推动工作方面具有远见卓识,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抗风险能力。

  (中评社报道组:林艶 徐梦溪 张心怡 张爽 后援记者:海涵 实习记者:王若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