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3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专家观点 】 【打 印】 
源传湈:“带路”五年 新貌显现
http://www.CRNTT.com   2018-09-06 11:16:15


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新华社)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驶入发展快车道。(新华社)
“中欧环保小使者——新丝路上的小画家”画展较早前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举行。(新华社)
  “带路”五年 新貌显现

  来源:源传媒 作者:王晓泉(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

  “一带一路”国际倡议植根于积淀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体现着中国的“和合”理念,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能够有效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经过五年风雨历程,“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构架、实施方式与合作机制等逐步成熟,早期收获颇丰,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力,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合作新理念深入人心

  导致世界经济出现周期性危机和长期性低迷的直接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未被有效挖掘,根本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垄断金融、科技、人才、管理、资源、市场等经济要素,并谋求利益最大化。发展中国家被压制在国际产业链低端,通过廉价出卖资源、劳动力和付出环境污染代价所积累的财富还被国际垄断资本“剪羊毛”,而用于发展经济、民生和基础设施的资金严重匮乏。西方谋求西方价值观和商业文化一统天下,严重冲击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刺激了“三股势力”的滋长,导致世界多地局势动荡乃至爆发战争。时代呼唤一种能够实现世界经济和平发展、整体发展、均衡发展、综合发展、公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新理念。“一带一路”国际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遵循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谋求共同发展,能够更好地挖掘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并保护其生态环境,为世界经济不断注入活力。中国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帮助其完善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在为合作伙伴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本国经济发展找到了新动力。

  然而,世界被弱肉强势的丛林规则统治过久,发展中国家时常遭遇包藏经济掠夺或地缘政治企图的合作倡议,难免对“一带一路”建设持有种种疑虑,加之反华势力极力鼓吹资源掠夺论、环境污染论、人口扩张论等中国威胁论,为此需要进行规模空前的国际动员。

  五年来,中国利用媒体、政府、智库、企业等各种渠道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理念,“一带一路”几乎成为高访的必谈话题。2017年5月,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国首倡和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平台,形成了五大类279项成果”。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仅8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就为当地创造了24.4万个就业岗位。中国通过设立“丝路书香”工程、增设政府奖学金、加强文化、教育、媒体、旅游等领域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架设起民心相通的桥梁。外国政府、企业和智库开始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安全观、全球治理观、新型大国关系等中国外交理念的理解逐步深入,对华战略疑虑逐渐降低。 “一带一路”国际倡议日益广泛国际认同,“共建'一带一路'及其核心理念被纳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对“一带一路”国际倡议及中国的认同度和美誉度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民众中不断上升,“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友好与信任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

  二、合作新模式焕发生机

  “一带一路”建设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将“政策沟通”作为五大重点任务之首,强调战略和规划对接。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大特点和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深知经济主权是保护发展中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主张各国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尊重各国制定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与100多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合作规划等形式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完善世界经济治理体系,中国与几十个重要的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经济论坛、国际道路运输联盟、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电信联盟、国际民航组织、联合国文明联盟、国际发展法律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刑警组织。中国还与上合组织、欧亚经济联盟等地区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欧亚经济联盟完成了经贸合作协议的谈判。

  为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求,中国不断完善本国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在中央设立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部委和省市建立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协调和研究机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7年5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各职能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指导文件。2017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农业部、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联合发布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和《 “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文化部发布了《 “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 》。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带一路”的计划性将更强,政策沟通、规划对接将更为精准和高效,“一带一路”建设创造出的以互利共赢为价值取向、以注重战略与规划对接为特点的合作共建模式将日趋完善并焕发勃勃生机。

  三、合作新动力日益强劲

  “一带一路”建设注重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给各参与国经济提供持久的新动力。中国对长周期基础设施投资经验丰富,善于将基础设施建设与产能合作结合,充分挖掘基础设施改善所带来的土地增值和经济辐射等方面效益。中国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方式正由工程总包模式转变为“投资+施工+运营”模式,在“一带一路”公路、铁路、桥隧、港口、油气管道、电站、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连创佳绩。蒙内铁路已开通运行一年,累计发送旅客达138万人次。中老、中泰、匈塞等铁路项目稳步推进,雅万高铁开工,莫喀高铁完成勘察设计。中国运营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成为样板,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及其通往中国的公路开工。缅甸皎漂港运营模式论证完毕,港口及配套工业园区建设准备就绪。中欧班列可抵达欧洲14国,累计开行近万列,回货难问题得到缓解。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与东盟签订了首个区域性航空运输协定。“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中缅原油管线和中俄原油管线复线投入运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按计划推进。中国已从参股的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项目获得首批LNG。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即将并入北斗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精准和低廉的通讯服务。

  中国在“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中力推共建经济合作园区,这样既促进企业间配套与协调,又有助于中国企业应对由于当地法律体系不完善、营商环境不理想等问题。中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80多个经贸合作区,其对解决就业、拉动经济和完善经济结构的效果明显,中国企业也获得了新的产品销售市场和投资机会。

  中国努力提高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中国商务部与60多个国家相关部门及国际组织共同发布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呈迅猛上升之势。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36.2%。

  “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开创南北合作新模式,对发达国家持开放态度。亚投行作为凝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平台发展迅速,已由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来自世界各大洲的87个成员,批准投资53亿美元,带动各类公共和私营资本300多亿美元,被国际三大评级机构评为3A最高信用等级,获得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零风险权重。中国通过亚投行、丝路基金以及与其他国家组建联合基金,带动了西方国家和中东石油国的基金跟投,从而体现出“一带一路”多方共建的特点。同时,中国也吸引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2018年1-7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投资同比增长29.8%。

  四、经济新秩序雏形初现

  “一带一路”所蕴含的合作新理念、新方式对改造不公平、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影响深远。第一,“一带一路”中心区正在形成区域经济新秩序,并深刻影响世界经济秩序。2015年5月签署的《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意味着中俄作为相邻世界大国,在不结盟的情况下彼此不谋求争夺或划分势力范围,不设置战略缓冲区,而是互为战略依托,在尊重周边国家主权的情况下共同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这将有效增强中俄与共同周边地区各国的战略合作以及共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顾虑,推动欧亚大陆腹地形成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经济秩序。上合组织是“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平台,在吸收印、巴加入之后,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中心区。在中俄等国推动下,上合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东盟等地区组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区域一体化进程。这种合作对西方持开放性态度,但必然颠覆其对信息、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要素的垄断。“一带一路”建设既为此提供巨大助力,又由此得到强力推动。欧亚大陆将逐步形成统一经济板块,并通过金砖国家机制等与域外发展中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南南合作关系,同时也将藉重G20、亚太经合组织等建立更公平合理的南北合作关系。

  第二,金融、能源、科技等领域“一带一路”项目有助于减小西方的世界垄断权对发展中国家的伤害。中国努力优化“一带一路”融资环境,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在7个沿线国家实现人民币清算,11家中资银行在27个沿线国家设立了71家一级机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人民币的认同度上升,对人民币结算与融资需求增大,美元霸权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的风险相应降低。为应对能源价格波动风险,中国推动能源生产国、过境国和消费国形成上中下游一体化合作模式,向“一带一路”能源出口国和过境国加大投资,同时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中国于2018年3月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得到俄罗斯、伊朗等产油国支持。中俄加强在航空、航天、信息、新材料高科技领域合作,将重点在“一带一路”域内推广联合科研成果和布局配套生产企业,从而为发展中国家打破西方高科技垄断并进入国际产业链高端创造条件。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倡议的发起国和主推国已步入面向世界制定发展规划的对外合作新阶段,只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实现本国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艰巨复杂的世纪工程,是中国突破西方世界经济秩序垄断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攻坚工程,是创造共同繁荣与发展的美好世界的希望工程。虽然未来前进道路上将遭遇诸多困难险阻,但是只要初心不变,保持正确历史方向,就会在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辉煌的成就,最终完成所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