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微观有活力 转型有动力
http://www.CRNTT.com   2019-07-17 06:58:30


  中评社北京7月17日电/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工业企业财务数据,5月单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增速由负转正,主要装备制造业利润回暖。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员表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增长加快,部分行业利润好转”。工业增速的回暖,实体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注入了动力和信心。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罗来军文章表示,中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也将依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在2010年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而且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许多制造业仍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总体上,中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地位持续提升。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高铁、可燃冰、5G通信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数字经济不断壮大,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一大批代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的新产品迅速增加。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15.64万台,同比增长14.97%,已连续6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最大消费市场。这说明,中国企业正不断把新技术融入产品制造过程,用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

  文章指出,喷涌而出的微观创新活力,推动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比如说,把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融入制造过程,让生产线成为一个“聪明”的有机体,这样的“智能制造”能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再比如,企业从单纯向消费者出售产品转变为出售“产品+服务”,这样的“服务型制造”有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改变中国制造业在“微笑曲线”上的位置;再比如说,与以往标准化大规模的单调生产不同,智能制造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采取定制化的生产方式,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这样的“柔性制造”可以更加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这些微观创新活力,汇聚成强大的发展势能,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密集出台的各项政策支持,引领着实体经济爬坡过坎。从推动简政放权,到优化营商环境,再到推进大规模减税降费,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实体经济发展降低成本、蓄积动力。今年以来,大规模减税降费逐步落地,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增值税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增值税税率降至9%,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这些实招、硬招,目的就是降低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成本,给企业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在研究了人类历史上历次金融危机后,提出了一个国家生命周期学说:“一国经济应有生产性,国家从强大到衰落,正是其经济从生产性到非生产性的变迁过程”。实体经济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有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有微观层面的创新活力,中国的实体经济一定能够行稳致远,支撑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