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美退出伊核协议:无视国际责任太轻率
http://www.CRNTT.com   2018-05-10 10:50:33


5月8日,在美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展示他签署的总统备忘录。(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5月10日电/当地时间5月8日,美国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正式宣布退出伊核全面协议。华盛顿的这一贸然举动势必将给中东局势带来冲击,给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造成压力,充分暴露了单边主义思维愈发浓重的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任性与鲁莽。

  众所周知,伊核全面协议是由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欧盟和伊朗共同谈判达成的多边协议,并且经过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的核可,所有各方都应当认真执行,维护全面协议的完整性和严肃性。也正因为此,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俄明确表示致力于继续维护和执行伊核全面协议,法、德、英等美国传统盟友也密集游说华盛顿,劝其留在全面协议内。8日的退出决定表明,在“美国优先”思维下,华盛顿外交决策正距离多边主义越来越远,对其自身国际责任的把握也越来越轻率。

  必须指出的是,美国决定退出伊核全面协议的理由明显难以自圆其说。首先,即使在美国政府内部,包括情报界、外交界高官,也普遍承认伊朗正在执行协议。华盛顿极力将所谓伊朗的地区影响力问题、导弹开发问题与伊核全面协议存废问题相捆绑,无非是暴露了自己“为退出而退出”的既定选择。其次,华盛顿对退出协议之后怎么处理伊核问题、对伊关系,并没有拿出成熟方案,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战略界普遍反对这一决定,认为决策过程中,政府出于国内政治因素的考虑压倒了对问题本身的把握。

  从国际安全治理的视角看,通过31轮艰辛谈判才达成的伊核全面协议化解了伊核危机,巩固了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基石的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有利于促进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对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热点问题也具有示范意义。由此看,美国的不负责行为不仅给维护核不扩散体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挑战,也极大损害了其自身形象和信誉。下一步,有关各方尤需加强沟通协调,致力于确保协议继续发挥作用。

  在局势向来环环相扣的中东,美国的任性举动不可能没有反作用力。尽管伊核全面协议本身下一步命运如何,目前尚不明朗,但美国举动对中东局势的负面冲击是明显的。历史充分表明,德黑兰不会对美国的压力无动于衷,而相互加压只会让局势更为复杂危险,其影响也不会只停留在美伊关系框架内。一直以来,中东地区最不缺的就是风暴点,但从不久前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到此番退出伊核全面协议,再到下周启用美国驻以色列新使馆,华盛顿的一系列举动都在把原本就已经绷紧的中东局势发条继续拧紧。

  美国媒体一篇评论认为美国政府此举是从“外交”的一次撤离。此言颇说明了一些问题。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在对媒体解释退出伊核全面协议的决定时明确表示,美国需按照“实力地位”参加谈判,伊核全面协议谈判没有实现这一点。看来,美国退出伊核全面协议的决定折射出一些长远性问题——面对一个更加倾向于以强力处理国际事务、更加明确以一己私利作为决策出发点的美国,整个国际关系体系需如何承压前行?管控分歧,外交的这一职能又将如何安放?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