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段心仪:文化诠释时代的使命
http://www.CRNTT.com   2019-12-11 00:21:56


 
  参、公民教育中的西方思维

  反课纲微调的公民教师行动联盟发言人黄益中曾撰文直指,因为杜正胜把台湾意识深植年轻人的心,才会有后来的反服贸太阳花学运、反黑箱课纲微调等运动。其实,这不但受历史教育变迁的影响,公民教育的变迁也影响重大。教改前,这个科目名称是“公民与道德”;教改后,名称改为“公民与社会”。虽然增加了经济、政治与法律的比重,但对道德教育则明显轻忽。师大特教系名誉教授吴武典对此种教育主轴的变迁称之为“失德的教育”,结果证明了确实如此。

  我们以 108 社会领纲的课程目标为例:

  社会领域课程旨在培育学生面对未来、开展不同生涯所需的公民素养,其目标如下:

  一、发展个人的主体意识,以及自律自治、自发精进与自我实现的素养。
  二、提升独立思考、价值判断、理性决定与创新应变的素养。
  三、发展民主社会所需之沟通互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及社会参与等公民实践的素养。
  四、增进对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学科及领域知识的探究与理解能力。
  五、发展跨学科的分析、思辨、统整、评估与批判的能力。
  六、培养对于族群、社会、地方 、国家和世界等多重公民身分的敏察觉知,并涵育具有肯认多元、重视人权和关怀全球永续的责任意识。

  “十二年一贯”的社会领纲课程目标如上。等于从小学开始,学校教育强调的是“个人主体意识”“独立思考”“多元”“人权”等,至于“孝顺”“诚信”“仁爱”…等,传统文化中谆谆告诫的品德修养则付诸阙如。于是,你会看到许多学生勇于争取自己的权利,推诿自己的义务,缺乏自省的能力,这种现象与教育目标主轴的变迁没有关系吗?“公民与道德”时代,台湾教育口号是“德智体群美”五育并重,“德育”尤为重中之重,“公民与道德”就是其中重镇。从小学开始,就要求在生活常规中实践“德育”的真谛。学校共同校规是“礼义廉耻”;老师每天早上检查服仪,手帕、卫生纸必带;鼓励学生日行一善,要常说“请、谢谢、对不起”、要关怀父母,早晚问好…。这样由日常生活做起,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社会氛围,造就台湾的人文素养。“公民与社会”则重智育,价值观倾向西方主流,重视个人权益,与中华 传统价值观重视群体利益,出入颇大。两种价值观的拉扯,正是台湾今日社会的写照。

  小结:教改25年,国文课纲及历史课纲一路修改,不变的是减少古文经典及中华历史,让学生对中华文化内涵逐渐陌生,又对国族认同感到迷惑与虚无。于是,公民教育的知识提供他们冲撞的理论与方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