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金融的春天
http://www.CRNTT.com   2019-03-22 08:52:58


  中评社北京3月22日电/大地回春,金融送暖。

  在经历了两年以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为主要目的金融监管风暴和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双重影响带来的严冬之后,中国金融业似乎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不可否认,这两年防金融风险的种种努力取得不错的成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的说法,金融监管制度得到了完善,审慎经营理念得到强化,市场约束逐步增强,野蛮扩张等行为总体收敛,金融乱象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金融运行整体稳健,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赢得了良好开局。而中国银保监会在2月25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官宣文章中也进行了更加具体的总结。这些说法应当是恰当的。

  市场的评价也许能说明这一点。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后,随着一系列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组合拳出台和对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乐观情绪上升,股票市场开始打破长期低迷景象,上证综合指数重回3000点,股市的人气又回来了,开户人数大增,交易量大增,以致证券公司营业部出现了久违的人头攒动的局面,好些券商信息系统有点经不住激增的开户人数与重新活跃的交易账户的考验。科创板及注册制相关规则的陆续公布意味着科创板将呼之欲出。这是今年资本市场的头等大事,成为资本市场改革和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抓手。对科创板的成功,我们充满期待。

  中央决策层最近的集体学习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问题的论述则送来了春风。2月22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金融,习近平关于金融问题又有新的论述。“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全面阐述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在谈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时,习总书记说,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要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这种说法与今年1月23日他在省部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讲话中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的提法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按照这种理念去防范化解风险,就不会出现在化解存量金融风险的同时制造新的风险,而是通过保持经济增长中寻求风险的化解。

  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如,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金融业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金融资产越来越大,2018年底银行业资产达268万亿元,保险业资产18万亿元,证券公司总资产6.26万亿元,金融业态越来越多,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但是中国金融业发展还存在金融效率还不高、金融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如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构问题,在间接融资中银行的同质化问题,在间接融资中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没有解决不规范、层次少的问题,金融监管中还存标准不完全一致套利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管理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金融需求等等。但是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对传统的金融结构、金融手段、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金融部门就必须想办法去进行创新,用新的技术和机制提供更丰富和更优惠的金融服务。这些意味着中国金融业高质量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空间,金融的制度创新、体系创新、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还有很多文章要做。这为下一步的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民营经济的金融可获得性问题在近年显得非常突出,这个问题引起了高层的高度重视。2月14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2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落实《意见》进行了系统部署。这两个文件的可喜之处在于不仅仅对有关金融机构提出了具体要求,更重要的是试图从制度和技术上去扫除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如“抓紧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 “推动完善融资服务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等手段进行信贷审批制度创新提升效率。这表明管理层看清了民营经济融资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管理思路也在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进一步迈进。在鼓励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上述文件中,虽然还保留着在中国目前行之有效的行政方法,但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力图从建立激励机制和信息平台建设入手,使服务民营经济内化为金融机构的自觉行动。

  在监管从严之后,中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的资本压力更加突出,好在管理部门在资本工具创新方面提供了新的路子。就在春节前的1月25日,中国银行成功发行400亿元永续债补充资本金。这一新的金融工具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认购倍数超过两倍。为了便利永续债发行,为购买人提供流动性,央行创设了央行票据互换工具并在2月20日开始了首单操作。2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从而原来的五大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全部获批,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理财子公司获批。这标志着资管新规及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发布以来银行理财业务的制度创新正在落地,不仅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源泉活水、解决困扰银行的刚性兑付问题,更重要的是为银行的业务转型开辟了新路。这些都为银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金融部门的发展当然也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货币政策环境。更加灵活、精准的货币政策一直传达着积极的信号,央行表示2019年将继续实施定向的货币政策操作确保货币流向实体经济,并在1月23日央行开始了一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根据有关金融机构2018年四季度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增量并结合其需求金额确定为2575亿元,其精准用意非常明显。从2019年1月的金融数据表明宽货币开始转化为我们期待的宽信用,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了4.6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6万亿元,比上月末增加3.05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3.57亿元。显然,得益于一系列措施,社会融资活动特别银行信贷活动重新活跃起来。

  看来,金融的春天似乎真的来了。然而,我们还要谨防倒春寒,风险的警钟需要长鸣。习近平在政治局学习讲话时仍然提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及领导人在不同场合都表示要坚持底线思维,认识到防范金融风险任务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一直保持警惕并常抓不懈。当然,我们还应反思前些年金融风险出现并放大的原因,并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构建防范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

  当今中国,社会各界对金融部门寄予厚望,扶贫攻坚、节能环保、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等等都需要金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既是金融机构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潜在机会。金融业需要努力去进行制度和产品创新去满足上述金融需求。我们也要认识到,虽然金融很重要,但金融毕竟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有其自身的运营规律,不能完全满足或低成本满足所有需求,这也需要全社会的理解。稳定的金融和有效率的金融最终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治理、信用、法治、经济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金融管理者和从业者也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金融。刚刚履新证监会主席的工行前董事长易会满在首次答记者问时说要“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我认为,他的四个“敬畏”不仅适合于资本市场,还应适用于整个金融。只有这样,金融的春天才会生机盎然并激发起中国经济的无限活力。
 
  来源:银行家杂志  作者:欧明刚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