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5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重塑市场理念 理性看待科创含量
http://www.CRNTT.com   2019-04-07 08:40:22


  中评社北京4月7日电/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就是要在发行体制上实现市场化的突破,以信息披露为中心,把发行和定价权力最终交还给市场。在试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于申报企业认识的种种分歧,对于企业价值的最终判断,正是要在这种观点碰撞和博弈中产生。市场各方要以长远的目光、宽容的态度对待科创板的建设。

  经济参考报发表记者吴黎华评论文章表示,自3月22日上交所陆续公布科创板受理企业名单以来,申报的企业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一些意见认为,部分企业科创含量不足,存在包括业务模式、科创含量、财务指标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应当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文章认为,首先,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改革,市场化、法治化是这一改革的基本方向。科创板市场股票发行,需要按照市场主导、强化约束的原则进项改革,包括发行价格、规模、节奏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询价、定价、配售等环节由机构投资者主导。在审核层面,则需要上交所按照试点注册制的理念和要求,承担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的职责。市场化的定价发行,正是科创板与过去主板、创业板发行方式最大的区别。

  这一发行体制改革,是对过去新股发行审核制的突破,把发行和定价权力交还给市场。从本质上看,在注册制下,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交易所,都将不再承担“选美”的责任,不会也不能对上市企业的质量进行背书或者承担最终的责任。一家企业到底有没有发展前景、到底值什么价,其结果最终要由市场、投资者来决定,其市场风险最终也将由投资者来承担。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各方对受理企业的科创含量进行深入讨论,是符合科创板制度设计初衷的。对于一个具体公司而言,到底有没有价值、值什么价,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观点,而企业的发行价格正是要通过这种观点的碰撞和市场各方力量博弈来产生。

  其次,科创板设立了多元化的上市标准,在制度设计上大幅提升了上市条件的包容度和适应性。因此,只要是符合法定的上市标准,符合非财务等条件的企业,都可以在科创板进行申报。在申报受理之后,上交所可以在后续的审核中针对市场广泛关注的科创代表性、技术能力、企业质量等问题进行问询,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对企业的定价、发行和上市形成市场化制约。通过充分、及时、完整的信息披露,市场各方才能够在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对拟上市企业形成充分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定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审核问询,是在科创板试行注册制改革的“灵魂”。这样的审核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相应地不断丰富完善信息披露内容的互动过程;是震慑欺诈发行、便利投资者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做出投资决策的监管过程。

  再次,应当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科创板即使制度设计再完备、再细致,在实践过程中,实施初期也避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市场各方应当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科创板的建设发展。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一项重大改革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在改革初期很可能面临一系列问题。在试验期间,不排除出现投资者参与热情过高导致个别公司股价剧烈波动的现象,也不排除个别公司定价并不完全符合市场各方的预期,市场各方也许会质疑它是不是完全符合科创板的定位。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和磨合之后,整个市场化的制约机制能够运行起来,这样的改革就是成功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