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需调整2020年 既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20-02-09 08:53:27


  中评社北京2月9日电/“此次传播规模和范围大于非典,但防控力度和重视程度也大于非典期间。”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5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称,如果我们现在的这种防治疫情的举措不放松,预计到3月下旬,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会降到100左右,那时就胜利在望。

  李迅雷强调,不需要把心思过度放在疫情对GDP的影响上。在他看来,损失0.5%或者甚至1%,放在发展历史上看并不算什么,关键还是要看经济的良性运行和结构性的调整,以及经济产业的转型是否成功。

  李迅雷认为,需要重新调整2020年既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要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赤字率上调至3%,甚至暂时调整至翻倍都是可行的。

  同时他提出,企业应该“被救”与“自救”两手抓。毕竟,疫情是暂时的,经济转型却是漫长的。

  正视影响,不要过度悲观

  第一财经: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会延续到几月份?

  李迅雷:我认为不要只把眼光聚集在GDP增速的变化上。短期疫情影响不容轻视,但长期并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关键是中国经济的良性运行和结构性的调整,以及经济产业的转型是否成功。

  第一季度将经历疫情暴发、扩散到收敛的过程,对经济的影响确实会比较明显。一季度GDP增速可能在5%左右,但是该影响到第二季度就会有较大好转。要以长远、宏观的眼光看待这次的变化,即便全年经济都会受到影响,这在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河里面也算不了什么。我们一方面要正视它对于经济造成的影响,但不要过度地悲观,因为过度悲观其实就会延长它对经济的影响。

  从具体影响来看,对经济增速最关键的冲击会来自第三产业,特别是餐饮、交通、旅游、住宿等,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农林牧渔业。当年非典使得2003年旅客周转量增速为-2.3%,国内旅游人次下降0.9%;旅游总收入下降11.2%。春节是最重要的旅游和消费黄金期,由于应对疫情所采取的举措远比非典时期严厉,预期相关行业降幅会更大。并且,对疫情的担忧情绪很可能会使得5月的旅游消费黄金周数据也受到影响,夜间经济带动的消费也因疫情处于暂停状态。

  但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第一财经:您认为疫情是否已经迎来拐点?

  李迅雷:我们通过建立模型评估了新冠肺炎的传染性强弱以及预测患病人数规模和峰值时间。乐观来说,确诊人数在下周可能就会到达一个峰值,之后缓慢回落,拐点出现,就看到希望了。

  “自救”应对困难

  第一财经:暂停业务、延迟开工,对于控制疫情有直接帮助,但对部分受冲击较大的企业,无疑是一场严峻挑战。怎么应对?

  李迅雷:很多企业之间都是相互配套的,比如原材料的加工、零部件的加工等本身就是一个产业链,有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其他地方他就都不能够畅通运转起来了。另外,部分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本身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产业互动、产业合作的减少和骤停都会对出口造成影响。再加上部分国家对我国人员流动限制,货运和航运也大幅减少,冲击较大。

  所以,不论是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必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的燃眉之急。

  第一财经: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后续多个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支持举措。对企业来说,这些支持够不够?

  李迅雷:“金融30条”里对于流动性的支持、贴息、税收等各方面的措施对企业的帮助是实打实的,这些措施的效果会逐步体现出来,但是实效性是有限的。

  “金融30条”主要解决的是短期问题,长期来看,依旧要回归到如何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如何减轻企业负担的问题上。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部门的关系是关键,要做到更加结构化、更加优化、更加合理。

  企业的发展和消费直接挂钩,如果居民消费增速能够保持平稳,且消费升级能够持续,企业的订单就能得到保证。

  但是,目前居民部门存在收入结构扭曲的情况,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间的差距过大,如何通过相应举措使得居民收入分配更加合理,使中小收入群体也能成为消费主力是当下需要考虑的。

  如果他们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消费力就会提升带动经济。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