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网评:新消费,提供增长新支撑
http://www.CRNTT.com   2020-07-09 00:29:08


  中评社北京7月8日电/网评:新消费,提供增长新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罗珊珊

  不断涌现的线上新型消费正有效促进消费回补、潜力释放,激活了大量潜在的市场机遇,成为扩大内需、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抓手

  线上新型消费方兴未艾,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成熟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健全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直播带货、网上下单、门店到家、社区团购……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消费受阻,线上新型消费迅速补位,成为消费市场上一抹亮色。刚刚过去的“618”购物节,各大电商平台销售额频频刷新纪录。今年前5个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4.3%。随着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创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融合发展,新消费的澎湃活力正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在扩大内需中,促进消费是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总量仍在提升、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可以说,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拉动力,消费已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疫情防控期间,一些消费被抑制,但消费需求并没有消失,不断涌现的线上新型消费正有效促进消费回补、潜力释放,激活了大量潜在的市场机遇,成为扩大内需、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抓手。

  新消费助力消费升级。当前,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疫情防控期间,生鲜电商、门店到家等新业态迅猛发展,拓展了消费场景,让消费者在家也能便捷购物,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以直播带货、社群团购等为代表的新消费模式则带来全新消费体验,手机在消费者与商家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消费不再局限于购买行为,更兼具社交、互动、休闲等附加功能。线上新型消费的崛起,让全球各地的优质商品依靠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消费带动市场下沉。受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制约,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是长期困扰流通业的难题,而电商等新消费模式的兴起正带来新变化。疫情防控期间,传统线下流通渠道不畅,许多地方的农产品存在滞销现象,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新电商平台可以快速整合生产、物流、销售等全链路资源,打通农村和城市间的产销对接通道,让曾经进城难的农产品迅速流通起来。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将推动市场下沉,挖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纵深和腹地,同时还将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乡村振兴。

  新消费畅通经济循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生产过程,只有消费活力旺,整个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需求侧的转型升级将促进供给侧提质增效,借助电商平台的技术优势和市场规模,新消费可以更高效地匹配供需双方,挖掘各地产业集群优势,帮助相关企业迅速恢复生产,进而激活全产业链,形成正向反馈,实现供需两旺的良性循环。比如,很多厂家根据电商提供的消费数据来优化生产,甚至针对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柔性生产,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

  线上新型消费方兴未艾,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成熟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健全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把在疫情防控期间催生的新型消费培育壮大起来,还需妥善加以引导、帮扶,在监管上秉承包容审慎原则,在财政、税收等政策上给予支持,不断完善适应物流覆盖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新消费蓬勃发展。抓住线上新型消费的发展契机,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必将推动我国经济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