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疫情当头,该如何为稳物价“保驾护航”
http://www.CRNTT.com   2020-02-14 09:50:02


  中评社北京2月14日电/眼下,举国上下都在奋力抗“疫”,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而科学依法抗“疫”的重要一环,是要抓好市场物资保障供应和市场监管,确保价格稳定。

  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1月份的物价指数: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4%,为2011年11月份以来的新高。虽然在政府“稳物价”的举措下,CPI会在短期回落,但在基数效应作用下,阶段性走高仍有可能出现,通胀压力不容小觑。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有增加供给、平抑价格的功能,为此,保障重要商品的市场供应尤为关键。而消除公众因疫情导致的“抢购”行为,则需加强稳定商品供给,防止借疫情防控之机囤积居奇、以次充好、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毕竟,产生盲目消费抢购的更关键原因,还在于消费者缺乏安全感。

  因此,保障市场供应渠道,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是稳定市场价格的关键。

  物价一方面与千家万户有着切身利益,另一方面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鉴于目前物价的波动具有短期性和偶然性,未来宏观政策也该随着经济形势变化而未雨绸缪。

  进入2020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变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部门分别加大了积极应对的姿态。而市场普遍预计,今年的货币政策依然坚持“精准滴灌”,不会“大水漫灌”,即可能综合采用降准与增加准备金供给两种方式实现政策目标。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此前也称,中国有充足的政策工具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平衡多重因素。而2019年财政收入达190382亿元,创历史新高,无疑为2020年继续发力积极财政政策,以及稳增长、稳经济增添了底气。虽然2020年政府强调继续过紧日子,但脱贫攻坚、“三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以及教育、卫生等民生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仍会加大。

  疫情面前,当有及时有力的政策应对——当下,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效稳定增长和通胀预期、防止企业部门现金流过度收紧,实现对物价稳定的传导,颇显重要,也需要用好。

  来源:新京报  作者:周子勋(财经评论人)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