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盲盒消费”不能丢了理性
http://www.CRNTT.com   2020-05-09 08:09:37


  中评社北京5月9日电/据报道,去年开始颇受年轻人欢迎的“盲盒消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又火了起来。如今,盲盒式营销早已不是“潮玩手办”的专属,书店、餐饮、美妆、服装、日用等领域跨界盲盒营销逐渐成为常态,手段也在不断翻新。

  “盲盒消费”的兴起,体现了一部分年轻人的新型消费观念:消费联网化、“能赚敢花”以及为兴趣消费。不过,盲盒产业的快速扩张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有些盲盒在二手交易平台居然产生几十倍的溢价,让人联想到疯狂的“炒鞋”市场,并担心是不是盲盒也有大量的“炒家”在恶意抬价,扰乱市场。这种“上瘾式”、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的消费形式,也使消费者存在盲目消费的风险。

  玩盲盒会上瘾,刺激不必须的非生存性消费,对于一些收入有限的年轻人来说是潜在的消费陷阱。对于盲盒,消费者应在消费能力范围内根据实际需求购买,要识破商家套路,切忌盲目跟风、攀比;要学会理性自律,盲盒可以有,但盲目消费不可取。售卖盲盒的商家,应保证商品品质,规范商品定价,对于一些高额的限定款应限制未成年人购买。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市场,对不透明交易以及各类违规炒作及时清理打击,保证这一新兴行业的良性运转。

  “盲盒消费”其实是一种“惊喜消费”,是消费和娱乐结合的产物。消费者完全可以将其作为兴趣爱好,但一定要理性消费,避免成瘾,别让盲盒蒙蔽了双眼。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马燕娇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