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欧盟出台最严格的网络数据管理法规
http://www.CRNTT.com   2018-06-06 11:19:53


  中评社北京6月6日电/酝酿6年之久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正式生效。该条例被认为是欧盟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网络数据管理法规。业界普遍认为,这一法规将为未来10年全球数据保护打下基础,或将对包括互联网经济在内的社会、经济形态产生深远影响。

严格保护个人信息

1995年,欧盟通过《数据保护指令》(以下简称《指令》),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为保护成员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设定标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该《指令》几经修改,仍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在此背景下,2012年1月,欧盟制定了新的《条例》,并于2016年获得通过。这份长达200页、包括近百个条款的文件,要求企业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不得私自处理个人隐私的数据。《条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称为“史上最严保护法规”。

对此,欧盟委员会负责司法、消费者权益等事务的委员朱洛娃表示:“我们需要新规则来应对新风险,这是我们立法的初衷。”

欧盟委员会负责数字经济与社会事务的委员加布里尔表示:“对我们来说,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符合欧盟的核心价值,也是我们的责任,欧盟将在此方面采取更多积极主动的措施。”

新生效的《条例》内容主要有三方面特点。首先,《条例》的管辖范围大幅提升,不仅适用于设立在欧盟境内的企业,也适用于在欧盟境外从事与欧盟公民信息相关的企业。而对业务流程的限制,则覆盖了收集、记录、存储、修改、使用、传播等与个人数据有关的几乎所有环节。随着大数据的发展,用户个人信息早已超出了姓名、年龄、职业等基本内容范畴。目前企业的每个用户一般有2000个左右的参数,新规将把所有这些个人信息参数纳入保护范围。

其次,《条例》的监管水平大大增强。根据《条例》,欧盟层面须设立数据保护委员会,用于处理涉及跨成员国的企业违规案件;欧盟成员国则将分别成立数据保护局,对企业的商业行为进行监管;企业必须任命数据保护官确保企业行为合规。此外,《条例》要求企业必须向监管机构提供处理个人信息的记录,包括目的、分类、时效等,一旦发现个人数据泄露,必须在72小时内向相关机构报告。

第三,《条例》的惩罚力度空前提高。新规规定,根据企业的违规程度,最高可处以2000万欧元(1欧元约合7.5元人民币)或企业上一年度营业额4%的罚金(以金额高者为准)。

对全球数据经济影响深远

欧委会负责数字市场事务的副主席安西普曾表示,数据是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核心。据欧委会公布的数据,预计到2020年,欧盟数据经济有望突破7000亿欧元,创造超过1000万个工作岗位,与数据业务有关的企业将达到100万家。考虑到欧洲在全球的重要地位以及《条例》本身突破地域限制的特点,其实施除在欧盟层面形成了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标准,对欧盟之外的国家和企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据英国电信产业咨询公司OVUM调查,2/3的欧盟以外受访企业认为,《条例》将迫使其改变欧洲业务战略。普华永道提供的报告则显示,92%的美国企业认为《条例》将成为最重要的数据保护措施。事实上,目前许多行业巨头已着手进行系统升级、修改合同等,以适应新规的要求,比如脸书公司网站就更新了该平台的隐私工具,让用户可以查看、下载或删除相关的个人信息,还采取了人脸识别技术等方式加强对信息的管理。苹果公司则对操作系统进行进一步升级,并推出了新的个人隐私应用程序。

《条例》的实施不仅对从事科技、市场调查以及数据经营等业务的企业构成影响。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无不与数据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这些领域的企业都将或多或少受到《条例》的影响。欧洲网络和信息安全联合机构负责人史蒂夫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企业经营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与用户达成互信,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怎么赚钱就怎么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