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夯实营商环境的法治之基
http://www.CRNTT.com   2019-11-12 08:29:47


  中评社北京11月12日电/聚焦突出问题,促进平等保护。不久前,国务院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这是中国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第一部综合性行政法规,标志着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人民日报发表记者魏哲哲述评文章介绍,最近,世界银行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升至第三十一位。排名提升的背后,是中国坚定不移改善营商环境的努力。近年来,围绕市场主体需求,以深化“放管服”为主要抓手,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出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改革举措。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市场主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此同时,还应看到中国营商环境仍存在一些短板,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还需有更大突破。这提示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坚持不懈再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世界范围内,虽然有的国家制定了一些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规划安排、实施计划等,但没有专门的优化营商环境法规。可以说,制定这样一部专门行政法规,是中国的一项创举。《条例》的重要意义在于,把各地区、各部门的实践经验上升到专门行政法规,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使其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条例》聚焦突出问题,围绕破解营商环境的突出短板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从完善体制机制的层面作出相应规定。

  文章分析,《条例》不仅明确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原则、方向,同时对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简化企业注销流程、规范涉企收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具体问题,都做了针对性的要求。通过立法的方式对市场主体和社会各方面期盼进行及时回应,做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有助于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同时,针对一段时间以来,企业反映强烈的执法“一刀切”问题,《条例》明确行政执法应当依法慎重实施行政强制,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专门规定,不得随意采取要求市场主体普遍停产、停业的措施,以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从而有效回应了市场主体的热切期盼。

  文章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条例》对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等作出明确要求,体现着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追求。一系列制度设计,要求政府积极主动作为,要求执法者不断提高自身依法履职能力,推动执法规范化,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切实为企业发展和群众办事增便利。此外,加快配套制度的“立改废释”,确保相关法规文件与《条例》保持一致也是重要方面。不断夯实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根基,才能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从更深层次来说,以法治方式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作用不仅在于制度本身,更在于再一次向全社会释放出清晰信号:国家对于全面有效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利、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决心坚定不移。这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