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发力供给侧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http://www.CRNTT.com   2019-04-18 08:45:10


  中评社北京4月18日电/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可以说,金融和实体经济从来都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近年来,实体经济发展遭遇一定瓶颈,金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解决这一问题,根本上是要有效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地进入实体经济,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尤其是要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不但是确保金融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之举,也是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务实举措。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农业银行张杰青文章表示,应该看到,实体经济“融资难”是特定行业在特定时期出现的结构性问题。资本的逐利性必然导致更多资金从回报率低的行业向回报率高的行业流动。实体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融资难”,其中既有金融机构供给方面的问题,也有实体经济自身的因素。一方面,金融机构作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面临着生存发展的需要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必然对资产效益和安全性有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实体经济近年来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经营风险增加,其利润增长率的起落亦影响着金融机构对其的信心和预期。在此背景下,切实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更好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就必须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一)

  文章指出,促金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关键是要在供给侧切实发力。

  一是增加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金融业规模日益壮大、功能逐渐完善,但对比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需求,金融机构的覆盖面和供给能力仍显不足。需进一步增加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以实体经济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设立一批针对性强的民营银行、社区银行、小微银行,鼓励地方性民营金融机构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促进城商行、农村中小银行等回归本源,创新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增加有效供给。

  二是继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一方面要搭建各类融资平台,鼓励和吸引各种专业银行、中小银行、地方银行进行精准支持,增强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实体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做好重点领域和其他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新兴产业和制造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支持。另一方面需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落实民间投资支持政策,积极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健全金融支持产业带动脱贫的挂钩机制。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