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查道炯:新冠疫情下中美经济关系的五个预判
http://www.CRNTT.com   2020-05-18 00:15:59


  中评社北京5月17日电/查道炯:新冠疫情下中美经济关系的五个预判

  来源:北大国发院 作者:査道炯,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大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教授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归类,这次新冠病毒所导致的疫情属于“大规模流行病”,其突出特点表现为病因未知,没有针对性药物,治疗方法也缺乏充分的经验储备。所有国家面对这次疫情都是在摸索中应对。

  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国与国之间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关系是有规则的,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以下简称世卫组织)通过的《国际卫生条例》以及世界卫生大会(WHO决策机制)所通过的决议或声明。

  目前的《国际卫生条例》是2005完成的修订版,2007年开始生效,如今世界上近两百个国家是世卫组织的成员。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明确将这次疫情界定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简称PHEIC)”,3月31日明确界定为“全球性流行病”(Global Pandemic)。

  不用城市或国家来命名一次疫情,这在2015年世卫组织的工作指引有专题表述,重要的原因是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引起了疫情地社会广泛的不满,也因为它容易导致病毒只是局限在一国一地的印象而不利于动员全球力量应对。

  这次疫情期间国家间的合作方式也没有科学的界定,主要要靠临时磋商。疫情在一地发生后世卫组织成员国之间是有通报义务的,根据现行《国际卫生条例》,成员国之间需相互通报的疾病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

  一种是已经确认具有跨国传染性的疾病(例如霍乱、黄热病、流行性脑炎);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